开源悬赏:开源贡献激励的普适性探索
讲者简介
- 社区花名:水歌
- 社区经验:10 年公益社团骨干 + 9 年开源社区骨干
- 工作经验:11 年 Web 全栈开发工程师、4 年创业公司创始人
- 开源经验:11 年开源软件作者、21 年开源软件使用者
- 孵化经验:5 年国产开源项目导师
开源“可持续性”难题
- 某大厂 KPI 项目“管生不管养”,甩给 Apache、Linux、CNCF 等大基金会托管
- MongoDB、Redis 等开源中间件改用 SSPL 等非开源许可证,阻止云厂商吸血
- 某大厂裁掉多名著名开源项目骨干
- 全球首选的 JavaScript 标准补丁库 core-js 作者多年找不到工作
- 著名开源测试数据生成库 fake.js 作者压力山大,删库跑路
- 大量社区项目 issue、PR 积压,社区 fork 版丛生、良莠不齐
- 公益组织、政府机构等社会公共部门的基础设施陈旧,急缺可靠的工程师去开发
业界的世态炎凉
- 国内某开源砖家:开源就是“用爱发电”~
- 国内某开源大佬:not pay for coder 是开源基金会的原则~
- 国内某创业老板:不要用我发的工资给别人做嫁衣!
- 国内某些开源用户:在 GitHub 上用中文吐槽 issue 轰炸你!
- 国内某些公益志愿者:不发钱又没强制力,谁有积极性?
内心的坚定信念
- 开源的开放式协作模式值得信赖,尤其适合公共基础设施、公益项目、教育场景
- 开源的商业友好性促使其发展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评价具体某个人可以情操为参照,而非特定的任一社会中人,则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人
- 经济人不仅体现在金钱层面,还表现在人维持一件事的热情需要各种直接、及时的正反馈
综上,任何在社会推而广之的新模式必须在经济学层面讲得通,用爱发电绝无可能。
前辈的艰苦奋斗
开源求职
- Linus 等先锋,不再赘述
- 有较长个人成长周期
开源公司
- Red Hat、MySQL 等,不再赘述
- 创业维艰,九死一生
开源基金会
- Apache、Linux foundation 等,不再赘述
- 不支付给个人开发者,激励周期过长、不直接
高校夏令营
- Google Summer of Code、开源之夏等
- 限定大学生身份
- 流程冗长:征集项目/任务、参与者报名、数月开发、评定奖金
- 著名的成熟开源项目可给新人探索的空间较少
赞助平台
- Open Collective、GitHub Sponsors 等
- 海外平台国内支付困难
- 赞助针对项目,粒度较大,正反馈不直接
悬赏众包
- IssueHunt、Gitee Reward 等
- 任务级激励,粒度适中,正反馈迅速、准确
- 项目普适性好,发展期项目吸引力更大
- 商业平台有 10~15% 的抽成,可基于 GitHub API、actions 开发开源贡献统计工具
独立的探索实践
GitHub flow 不但是全球开源界的开发最佳实践,各大国际商业公司的商业项目也大量采用同样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流:
- issue 任务卡 + project 进度看板
- pull request 代码分支 + code review 代码审查
- action 自动化流水线 + Web hook 自动通知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充分保证项目质量和员工成长。
基于以上工作流,研发基础设施可以很容易拓展出“悬赏众包”的能力,让开源、公益、商业等不同类型的项目可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有不同程度经济激励的开发。